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通過A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 我的E政府 [另開新視窗]
  • 手機掃描QR Code,可取得此頁連結。

公訓處111年「潮講堂」第1場-「臺北永續發展創新策略」2月23日登場

       柯市長於2021年4月22日地球日(Earth Day)宣布臺北市將參與國際減碳的行列,追求2050溫室氣體淨零排放願景,與全球共同努力確保氣候安全。爰此,公訓處為了促進同仁與民眾瞭解本府近年來所推動的永續發展策略和未來願景,於2月23日下午開辦111年首場潮講堂,邀請臺北市政府彭振聲副市長以「臺北永續發展創新策略」為主題進行專題演講,闡述臺北市如何逐步落實2050淨零目標,讓「永續」不僅是口號,而是實際的行動。
       公訓處周台竹處長於開場致詞時表示,近幾年來極端氣候影響國際生態,造成全球很多重大災害,永續發展已經躍身國際性議題。為邁向永續臺北,臺北市政府正積極推動海綿城市政策。周處長提到,他的國際友人都看到臺北正在改變,除了硬體設施進步外,城市變乾淨,空氣也變好,空氣中的PM2.5從2014年的19.6、下降到12.1,預計在2030年就能達到WHO的標準10。
        彭副市長發表專題時,一開始即肯定臺北市公務員的優秀和努力,透過永續議題介紹七年來「改變臺北·臺北改變」,接著以「全球氣候變遷」、「永續發展政策倡議」、「永續臺北海綿城市」、「臺北2050 淨零排放」四個主軸,介紹臺北永續發展創新策略的脈胳和重要性。彭副市長提到臺北永續發展政策倡議中的「臺北市2030工務建設白皮書」,以水綠環境、人本建設、智慧治理等三面向,推動增設透水構面與綠化面積;與里長合作優化鄰里巷道品質大大提升人車安全;設置大數據中心,推動智慧管理。
       彭副市長特別提到,曾在象山偶遇一位德國人,在交談中得知這位國際友人覺得臺北很美,來台7次每次都會到臺北近郊步道體驗臺北之美。因此,彭副市長特地請大地工程處盤點並整理修繕臺北近郊步道,推出全長92公里的臺北大縱走,其中7段豐富多樣的路徑各自擁有具特色與代表性的山巒、地景元素與特色物種,讓市民朋友可以欣賞台北市的山林之美。
      最後彭副市長提出臺北永續發展未來展望,與市府同仁共勉之~

  • 面對氣候變遷,臺北市從聯合國 SDGs出發,倡議都市永續發展政策,透過減緩與調適策略,訂定2030年中繼里程碑,加快城市轉型腳步,以實踐2050年承諾 。
  • 為我們生活的城市、為我們生存的地球、更為了我們最親愛的下一代讓我們一起努力。
      本次講座採虛實整合,實體講座結訓人次逾2百人,因應防疫所需,本次遵守中央防疫規定辦理。另同步於臺北e大及YouTube同步線上直播,邀請本府、中央及外縣市政府推動相關業務或對本議題有興趣之人員線上參與,預報名人數已逾千人。會中並使用Slido開放實體和線上學員同步參與提問,後續本講座內容將攝製為數位課程,置於臺北e大數會學習平臺,提供同仁及民眾選讀。